跳到主要內容區
:::
:::

本科介紹

科系簡介

    一、 本科於94年8月1日獲教育部核准成立,稟承校訓「勤、儉、誠、樸」及「人文關懷、專業前瞻、國際視野」的辦學理念結合倫理、創新、品質與績效四大原則,為我國培育幼保相關人才。
    二、教育目標以培育幼兒園教保人員及兒童相關產業專業人才為方向,進行適性教學建構專業能力,強化職場人才需求之專業化,增強進入就業市場服務與管理能力。

教育目標

    一、本科科務發展目標以「服務對象的瞭解」、「教保任務的執行」以及「工作職場的認識」等三項領域為發展重點的教育藍圖,以培育幼兒教保專業知能之基礎與核心能力。基於此,再進行兒童產業工作能力分析,進而延伸發展出產業人才需求之對應培育課程,以培育學生多元專長,增強進入就業市場服務與管理之能力。因此,本科重視個體從出生到學前階段的發展與完整性,利用社區與學校之資源整合,並著重知識管理及實務參與,除充實教師教學知能與教學效能,並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未來職涯競爭力。本科考量本校之教育理念,配合國家產業發展需求、地方產業特色,以及學校與本科重點發展方向,經由多次科務會議與課程發展委員會之討論,訂定本科培育目標:
    (一)培養學生具備之教保基礎專業知能
    (二)強化社區服務與管理的能力
    (三)強化學生實務與創新能力
    (四)培養人文素養、職業倫理、服務關懷、終身學習之態度基於此,為培養學生能達成所訂定之教育目標,本科擬訂學生在畢業時應具備以下之核心能力:
    (一)人文關懷:
    1. 社會服務與人文關懷。
    2. 職場專業倫理。
      (二)專業前瞻:
      1. 幼兒教保知能。
      2. 藝術欣賞與創作。
      3. 健康照護專業。
      4. 規劃與執行能力。
        (三)國際視野:
        1. 跨域創新與創意發展。
        2. 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
        3. 國際發展趨勢。

        科系特色

          一、發展多元彈性的課程架構配合零到六歲的嬰幼兒教育目標,以嬰幼兒照護、幼兒教學活動設計與多元教保模式、特殊需求幼兒保育與托育機構經營管理、社會工作服務、幼兒藝能等領域為課程規劃重點,並配合現代雙生涯與家庭育兒需求,提昇家庭教育功能及社會發展趨勢。定期檢討調整課程架構,精進教學品質,提昇學習成效,包括通盤檢討改進課程架構並修訂實習課程與實習辦法,以加強落實科辦學目標。定期舉辦各項學術專題演講及職涯發展活動,及鼓勵學生參與校際學術或社團交流活動。推動「一證二照三就業」措施,加強學生基本能力,並提昇學生實作能力與就業競爭力,以達成「畢業即就業,上班即上手」之目標。
          二、藉產學合作與實習課程建立與幼托機構的伙伴關係加強與幼托機構合作關係,強化理論與實務並重之教學導向,落實學生實習課程,實施進階實習制度及輔導專業認證措施,增強學生多元發展的競爭能力。配合社區發展,加強建教合作,建立伙伴關係,增進學生多元發展的競爭能力。與台南市地區幼兒園所及兒童相關產業等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並與地方政府機構以及民間社團組織打造正向的互動關係,積極爭取有利科務發展之相關研究專案,及有利學生未來出路之機會和各項資源。
          三、優良科文化,培養學生幼兒教保專業能力培養學生具備兒童托育服務、親子教育及兒童相關產業專業素養等知能因應社會變遷之需要。本科持續改善並提昇教師教學素質,繼續延聘具嬰幼兒保育實務經驗與理論專長師資及聘請課程相關業界師資,縮短學用落差,以提昇教師素質。同時本科師生互動良好,教師會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活動,並且科學會組織功能建全,科學會代表經常性地出席科務會議及與學生權益相關之會議,定期舉辦全科之師生活動,共同營造優質科風。
          四、配合政策推廣服務,提昇地方幼教機構與人員素質配合國家政策、推動產學合作與推廣教育服務,提昇地方幼教機構與人員素質。加強校際合作,服務學習、及相關課程,提昇學術研究水平。加強承接民間與政府專案研究及辦理產官學推廣與學術活動,並引進相關產業師資進行教學與交流,以有助於本科未來轉型與發展之空間。在地深耕以服務學習課程開展學生人文關懷及注重理論與實務之配合,培養具創意與思考之幼保專業人才。同時加強與鄰近大學校院或性質相近學科之學術交流建立策略聯盟模式,積極推動與國際有關幼兒教育之學術文化交流活動拓展師生視野。
        登入成功